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我们该不该急着给燃油车“判死刑”?【轩讲】
2022-12-12 17:25:23 来源: real谷智轩

大家好,我是谷智轩。最近,欧盟成员达成一致,规定2035年起,欧盟市场所有在售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达到零。换句话说,就是给燃油车“大限”的日子给定了。我呢,一向是很支持新能源车的,但作为一个老车迷、“情怀党”,我是无法抵抗内燃机的诱惑的——大排量、自吸、6个缸起步……有这个谁还需要女朋友啊?而且前几天我打车上班,坐了辆纯电的车,还坐在后排,结果我这个从来不晕车的人,到了公司差点吐了演播室一地。我还看到过相关报道,说上个月东北的冬天开始发力,结果电动车给冻出了“心脏病”,充电要预热,续航折三成,换电车型更是车底结冰,连电池都拆不下来。以上种种,都不禁让我思考,这“去油改电”的步子,是不是迈得有点大了?现在,欧盟准备对燃油车“一刀切”,国内也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在各种媒体上给燃油车“点蜡”,呼吁国家“禁燃”。本期《轩讲》就来聊聊,燃油车是不是真的“命不久矣”?该不该像欧盟那样,给它“补一刀”?

我们先来讲欧盟“禁燃”是怎么回事。欧洲国家要禁售燃油车,倒不是什么新鲜事。咱们就先不说欧洲那些想搞事的政客、环保组织,就说把事情搞成的政府,北欧小国挪威是头一个。早在2015年,挪威政府就说,到2025年要全面“禁燃”,也就是不让卖,不让上路。这个国家,人少环境好,居民热爱自然,也不太跑长途,虽然北部在北极圈里,南部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度最低也就零下五度。更重要的是,挪威有油又有气,靠二氧化碳出口、哦不,油气出口,能换来源源不断的dollar,给国内来减碳。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又能“外循环”减排,挪威自然可以把“禁燃”的事情,一脚油门踩到底。早在上世纪90年代,挪威就开始猛推“去油改电”,买辆燃油车,要付和车价差不多的购置税,买电车,却可以免税、免电费、免停车费、免过路费,公交车道随便上,过海轮渡打五折。你让热爱自然的挪威消费者怎么选?在这样激进的政策下,到2022年,在挪威销售的新车里,电动车占到了八成,充电桩是海对面英国的10倍还多,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望无际的农田边上,并排停着光滑圆润的新能源车和棱角分明的柴油拖拉机,“优雅”!

要我说,就算没有这个2025“禁燃令”,挪威很快也能断了燃油车的活路,搞个时间表,无非就是要钞票要选票。但在有些国家,“禁燃”就没那么顺利了。法国早在2017年,就宣布要在2040年之前“禁燃”,但刚过了一年,宣布这个消息的生态部长就辞职了,理由是马克龙说话不算话。马克龙也很无奈啊,刚对石油产品收点“碳税”,十几万贫苦的法国人就穿着“黄背心”上街,搞得整个法国鸡犬不宁。“黄背心”运动从2018年底,一直搞到了2020年初,马克龙政府心有余悸,“碳税”不敢收了,“禁燃”的事情,也耽搁了。然后,新冠疫情来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法国的好邻居——英国,在“禁燃”方面也是不得不卖力。这主要是因为,英国的空气质量实在不怎么样,经常被各种环保组织告上法庭,然后法院就会判决英国政府制定法令减排。2017年7月,就在法国宣布“禁燃”前后,英国最高法院下了个判例,认定英国每年有大约4万人死于空气污染,都是汽车尾气的锅,逼得英国政府跟在法国人的屁股后面,也宣布了“2040禁燃计划”。英国倒是没遇到“黄背心”,但架不住政府兜里没银子。

一方面,燃油税肯定不能乱加,2000年英国本地的燃油税大抗议,和隔壁邻居的“黄背心”,都是血的教训。实际上,2011年之后,英国的燃油税就没涨过了,有时候油价太高,还要减税。税率动不了,那燃油车少了,收上来税肯定要少——那可是每年几百亿英镑,英国政府5%的收入。另一方面,推新能源车,不但要给车免税,还要给补贴,是个纯烧钱的活。这一来一去,财政已经有个大窟窿的英国政府,自然大感吃不消:给混动汽车的补贴,最高时达到5000英镑,很快就减半,今年年初又降到1500英镑,到7月干脆取消了;10月底刚刚跟着欧盟,说要把“禁燃”提前到2035,11月就说要对电动车开征消费税。所以说,兜里没钱,干啥都难。等到油车和电车平起平坐了,消费者用脚投票,英国的“禁燃”,不知道还能不能推下去。

英法两国,“禁燃”的阻力还主要在消费端,毕竟英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而法国汽车虽然还剩一口气,但早就不是支柱产业。可在德国,燃油车产业,那真是百万曹工衣食所系,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大众总部所在地狼堡,十几万人口,一半在给大众打工,政府收入,绝大部分都是大众交的税。当年大众因为“排放门”被美国人重罚,交不出税,狼堡市府不得冻结所有在建市政项目,重新制定预算;居民不是担心自己被裁,就是担心家里人丢了饭碗,整座城市人心惶惶。德国的车企巨头,可不止一个大众,给燃油车生产零部件的厂商,更是数也数不清。“禁燃”可能减少的50万工作岗位,绝大部分在德国。要是德国车企在电气化转型中掉出第一梯队,那德国10%的GDP就危险了。我们节目讲过大众被车机软件的问题搞得身心俱疲,再给你们透露个消息:今年六月的时候,它最新的纯电动车型ID.Buzz又因为电池质量问题,被迫暂时停产了。

所以,德国“禁燃”,风险实在太大,说是在搏命也不为过。德国政府在这方面,一直犹犹豫豫。哪怕国内绿党在逼,欧洲盟友在催,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德国还是没签《关于零排放汽车和面包车的格拉斯哥宣言》。当然,那个时候,默克尔还在位,绿党还没进阁。今年情况大不相同,但六月份的时候,德国仍然明确反对欧盟的“2035禁燃”计划。10月底的“禁燃”协议之所以通过,还是因为欧盟委员会给禁令留了后门,比如一些产量比较低的豪车被豁免了,而油电混动到底禁不禁,要2026再议。

欧洲国家里面,除了挪威这样,可以“既要又要还要”的少数——主要是北欧的那几个——绝大部分对“禁燃”这事儿,都是嘴上说要,身体却很诚实。这当中的关键原因,正是市场对新能源车,仍然在说“不”。新能源车在技术上,在驾驶和乘坐体验上,在基础设施上,在供应链上,在生产成本上,在推动经济上,短板还是太多。如果不是政府勒紧腰带,施展“撒币大法”,不要说给燃油车判死刑了,新能源车自己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欧洲国家推了十几年,有的甚至二十几年,结果呢?今年前三季度,德法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上下徘徊,英国和西班牙连10%都没到。整个欧洲,上半年注册的新车,纯电车型只占一成,纯燃油车倒是有六成。这还只是欧洲的情况。美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只有7%,日本是2%。还有广大的发展中经济体,许多地区不要说充电桩、换电站了,连电都不通,“新能源”根本无从谈起。对于印度说要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我只能说,这饼有点大。

既然是市场经济,只有政府一头热,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我总觉得,现在不计成本、不顾后果强推新能源车,似乎有点本末倒置。推新能源车,是为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相比,真的环保吗?到底环保多少?要知道,汽车对环境的破坏,可不止发生在使用过程。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汽车生产、配送、维修和报废过程,能耗和排放同样可观。这些方面,电动车普遍是高于燃油车的。

哪怕是在使用过程中,电动车消耗的电力,现阶段仍然要依赖一部分化石能源来生产。相对的,各国对燃油车的能耗和排放标准,是越拔越高,逼得燃油车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进步得飞快。所以,新能源车有多环保,远不止取决于新能源车本身。国家的整体能源结构,制造业水平,基础设施情况,资源循环利用的能力,对燃油车的法律约束,都是有影响的。

以咱们国家为例,燃煤发电仍然占到发电量的七成,煤电效率只有40%左右。有学者测算过,以目前电网的排放水平,和国五标准比,电动车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碳排放确实比燃油车低不少,但是粉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就未必了,尤其是硫氧化物,是传统燃油车的数倍。这还是国五标准,不是国六。而在能耗方面,电动车的优势,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目前相比油车,大约可以节能20%左右。今后这个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还要看电厂的燃气轮机,和汽车的内燃机,谁进步得比较快。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其实是处于一种竞争状态。双方比的是技术,是谁更省钱、更安全、更可靠、更舒适、更环保,是谁更能打动消费者。有新能源车在后面追,燃油车才能不断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改进,而前面有燃油车这座大山,新能源车才会竭尽全力去弥补在价格、可靠性、驾驶体验等方面的短板,把更多消费者争取过来。近年来,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都在取长补短,进步得飞快。这就是油电竞争的结果。

在起步阶段,给新能源车一定支持,助它生存和起飞,这无可厚非。但在新能源车技术仍不成熟、市场仍然倾向燃油车的情况下,盲目宣判燃油车的“死刑”,无疑是直接抽走了推动新能源车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实际上是大大延缓了它的发展。这是典型的欲速则不达,从长远来看,对环境保护的事业,恐怕是弊大于利的。我们开头提到的挪威,虽然电动车推得早,燃油车禁得早,本地的电动车产业却始终没有起色,早年的一些电动车品牌全部夭折。到如今,挪威市场已经完全成了特斯拉、大众和中国新势力的天下。而这些国家,燃油车的势力都不容小觑。

所以,和“禁燃时间表”相比,我觉得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新能源汽车达到一定比例之后,国家逐渐收紧优惠政策,把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拉到同一水平上,公平竞争,让市场决定它们的命运。我在之前的节目里,提到过智能化是汽车发展的趋势。未来的汽车,不再只是一个移动载具,而是移动智能终端。而在智能化方面,电动汽车有巨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它最终打败燃油车的“王炸”。电动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会轻易在与燃油车的较量中失败。而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可以加速电动汽车的成长,让它尽可能快地弥补短板,把智能化的优势发挥出来,在不久的将来,以“新型汽车”之姿,正大光明地取代燃油车这种过气车型,让消费者满意了,环境也保护了。

国家推新能源车的目标,是环保,不是推新能源车。而环保,也不是为了环保,而是为了国家可持续地发展,人民福祉可持续地提高。所以,投多少资源给新能源车,关键是要看它能发挥出多少环保效益,又可以通过这些环保效益,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而要计算效益,就必然绕不开当前的技术和市场。燃油车有技术、有市场,大限还远没有到。如果强行禁售,不但政府要投入海量的资源,汽车产业还可能迎来灭顶之灾,消费者呢,恐怕就得长久地忍受又贵又不好用,还未必真环保的“新能源车”,可以说是环保和经济双输,算来算去,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不过,欧洲国家要“禁燃”,就让他们禁。只要中国不禁,利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竞争,加速新能源车的发展,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那这些“禁燃”的地方,就是中国车企的天堂。它们可以贡献源源不断Euro,为中国造车技术的迭代升级,添砖加瓦。所以,欧盟禁售燃油车这件事,值得一键三连。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轩讲》的全部内容。这档节目现在会固定在我的个人号发布,每周两更,一般是在周三晚间和周六早上,还请各位点个关注。最后还是少不了吟唱环节:观察者网是一家独立而负责任的新闻网站,我们秉持全球视野、中国关怀的理念,为大家制作节目。新年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为大家制作了一份独一无二的《2023年军工大事件日历》,现在充值观网会员频道观察员即可领取,使用我的邀请码007可立减十元,日历限量600套,送完即止,大家赶紧行动吧!

责任编辑:zN_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