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每日精选:如何评价「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2023-01-03 17:34:08 来源: 牛戈

(这也是在某平台的问答)


(资料图)

赵洪文国双枪老太婆一说是凭空杜撰出来,又以讹传讹流传于媒体自媒体的。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这个杜撰因何而起呢?

因为那部拍摄于1991年的川西剿匪题材的电影《拂晓枪声》而起。

电影《拂晓枪声》中,塑造了一个老年的匪婆“游击之母”,腰裙下常暗藏两把盒子枪,率领众匪与解放大军对抗。该片上映以来,有人便撰文考证影片中双枪女匪首“游击之母”的原形即为赵洪文国。这没错。解放初期,赵以“国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一说是“西南反共救国军第二路绥靖总司令”)的头衔,的确就为匪于川西,“游击之母”这一匪号,就更与赵当年所享有的“游击队之母”相接近,不是她又是谁呢。

这让一大波的作家如获至宝。用他们的逻辑来看,既然那女匪的原型是赵洪文国,既然电影中那女匪能够双手打盒子枪,那么历史上的赵洪文国也必须得双手能打盒子枪。在这个逻辑推导下,赵洪文国手使双枪的历史被成功制造,再经过地摊和媒体自媒体复制粘贴时一遍又一遍不断地添枝加叶,于是就变成了今天赵“双枪老太婆”的众口一词。

历史上的赵洪文国到底能不能手使双枪百步穿杨呢?来来,跟我一起,从尘封的历史档案中找找看。

先看当年剿匪部队的记载:

“1951年2月26日……三六四团一连连长何建基在红白场清查户口时,发现农民余华富家中有个医药袋,内装赵洪文国名片数张,经过仔细搜查,在一没有梯子的楼房上发现了一个农民装束的老太婆。一看她不像是当地农民,穿着也不同,当地农民穿不起那些衣服的,心想肯定是土匪婆,拿出照片一对照,果然是赵洪文国……赵躺在地上耍赖,何见赵年纪大,头部受伤,又是小脚,便让战士将赵捆在担架上,抬回团部。”

赵被剿匪部队抓捕时,自身并无一枪一弹,也并未出现影视中表现的那样激烈的枪战。

这次被捕除外,其他事件中有没有她手使双枪百步穿杨的记载呢?遗憾,所有当年文档,均找不到她曾经用枪的记载。

五十年代初的赵老太婆没有使用双枪的记载,三四十年代的她有没有使用双枪的记载呢?

非常抱歉,也没有。

对赵洪文国的炒作,最近这三十多年,算是第二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却发生在八十多年前。在抗战初期的武汉、重庆等大后方,曾掀起造势赵老太婆巨大的狂潮。当年有影响的大人物,如冯玉祥、郭沫若、陶行知、丁玲、茅盾、宋美龄、何香凝、邓颖超等,也都频频与之过往。赵在当时的大后方,可谓是红透半边天。

赵老太婆在东北和华北敌后,为支持游击战争做出过贡献,在武汉和重庆等大后方,又为鼓舞全国军民抗战信心做出了贡献,这样的待遇她当之无愧。

当年的报刊、电台,都有关于她的报道。比较著名的有阿英主编的《文献》中《游击队之母》的特写,有陶行知那首《送给赵老太太》的诗歌,有日本反战同盟的绿川英子发表在《抗日文艺》中《赵老太太会见记》的采访,报道最长最详细的,当属《立报》记者吴胥采写的题为《记赵老太太》的长篇连载,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载完。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了。

所有这些文章、诗词中,尽管极尽溢美,却都只是报道和称颂其如何毁家纾难供给游击队,如何向各民间团体募捐支援游击队,如何奔波于大后方演讲宣传游击队,那么多的文章,那么多的溢美,那么详细的报道,却从无一句一字报道其手使双枪的功夫。

既然要热炒,如果将赵老太太手持双枪亲自射杀日寇的故事写入对其的报道,岂不更出彩更惊世?但是,没有,一句也没有。我的阅读面窄,你们谁能找到一句有关她手使双枪打鬼子的报道?谁能?

赵洪文国双枪老太婆的诨号,不仅八十年前没有,三十年前也没有,在电影《拂晓枪声》上映之前从来没有。所有关于她手使双枪百步穿杨的故事,都是这三十年以来才意淫出来的新编神话。

艺术作品是允许虚构的。电影《拂晓枪声》中表现的那个双枪女匪,是艺术加工,是合理虚构,那不叫意淫。但因为电影中手使双枪的女匪婆原型是赵洪文国,就说赵是历史上的双枪老太婆,那就不是虚构了,那就是意淫。

意淫这样一个老太婆,是为了表现她如何手持双枪指挥土匪烧杀劫掠吗?当然不是。是什么?是为了表现这个死在人民政权枪口下的她如何抗战。就是这一思想指导,这个最初以川西恶匪成名的所谓的“双枪老太婆”,在很多人的笔下华丽转身,越来越多地、越来越主要地以一个抗日的双枪女英雄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随便搜一段:

“在赵洪文国的腰裙下,常常藏有两支盒子炮。她能够双手同时开枪,而且百发百中。有一次,她带领一些农民们到了一座小山旁,看到远远地来了3个骑马的日本士兵。她突然从腰裙下抽出那两支盒子炮,两声枪响,两个日军应声扑倒下来,另外一个逃走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周围村里一下子有200多名农民都投奔了赵侗的队伍。”

您注意了,这不是小说,作者信誓旦旦强调了,这是真史,是被官方有意隐瞒的真史,是你在教科书中看不到的真史。打开电脑或手机键入“赵洪文国”或“双枪老太婆”等关键词搜索,你会发现,类似这样的“真史”遍布网络。

这种杜撰的“真史”还不仅仅流行于网络,就像毒教材一样,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獗地向着青少年启蒙读物中渗透。由《军事小天才丛书》编委会编,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战争中的女性们》一书中,赵洪文国就被冠以“英勇无比的双枪老太婆”和秋瑾、宋庆龄、邓颖超、赵一曼、李林等并列录入。书中序言言之凿凿: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中表现的抗战女英雄赵老太,那不是虚构,那是真实存在的。

这里不许粗口,不然我……此处略去若干字。

一个人,可能会是多面的,往往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赵洪文国就是这样,前期她有募捐支持抗日有功的一面,后期也有祸害川西荼毒人民有罪的一面,但遍搜网络、电视剧、出版物,赵有功的一面已经被夸张渲染得铺天盖地,有罪的一面呢?几乎找不到,即使有,也都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赵洪文国在建国初期,选择继续与人民为敌,充当了反共匪首。当然,直到这时,她也仍然不会使枪,但不会使枪不代表她不会害人。翻开当年川西土匪的犯罪档案,你就能看到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题目:

“政治部主任被挖眼断肢剖腹,事务长被开水煮死”;

“我十个女同志遭匪轮奸”;

“妇女委员张金英、刘黄氏被大卸八块,刘黄氏腹中胎儿被煮食”;

“民主人士莫凤楼拒不从匪,全家四十三口惨遭杀害”;

“我派往赵匪部谈判代表遭匪杀害”;

“因拒绝从赵为匪群众300多人被杀死,房屋200多间被烧毁”……

等等等等,这些罪恶,是被那些双枪老太婆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们故意忽略了的。

既然没有的东西都可以无中生有制造出来,已有的东西为啥又要故意忽略呢?对于无知又总想冒泡的网络历史作家们来说,图的是吸引眼球以赚取流量;对于公知恨国党们来说,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安好心。

补:

有些事不挖不知道,这一挖,可就真的吓一跳!原只想拆穿赵洪文国手使双枪百步穿杨的神话,并没有怀疑过她母子敌后抗战的传说,因为一帮国粉和喷子对我的质问和谩骂,逼着我就对照坊间流传把赵氏一家在华北抗战初期的历史稍稍挖了一挖,这一挖让人大吃一惊——所有赵侗游击队在华北、在太行山有多么大的规模、多么大的战绩等等,追根溯源,最早的出处竟然全部来自赵洪文国的口述。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一个当事人和任何一份原始的文献给予印证,不知你们谁能找到另外的出处。

我挖得不透,对于赵老太婆自说的一切,没能找到可以证有的,却找到了可以证无的。请看赵对媒体所说的有关赵侗游击队的内容:

她先是说,紧靠黄河以北,“已经组织了几个大队,人数有五千多,服装、纪律都很好”。再又说,“编成了八个支队,总指挥部设在辉县城北的赵窑”。后又说,“在河北省,已经把基本队伍扩充到一万多人,克复了八县地方”。而这一切,都发生在1937年的下半年到1938年的上半年。(载1938年9月《立报》)

只要稍有兴趣,对照一下五支队的历史就不难得知,赵侗游击队从1937年7月组队,到11月投奔八路军,期间一直就没离开过平西。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以后,一直到1938年4月中旬,都在军区司令部驻地河北省的阜平县及周边参加整训。4月底再返平西。7月,赵侗叛逃潜入沦陷后的北平,后辗转抵达重庆,结束了他在华北抗战的历史。

赵侗游击队是在1937年7月因盗墓遭29军围剿开始为人所关注,当时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改编成八路军五支队后,是旅的架子,团的实力,下辖三个总队(营)九个大队(连),全盛时共二千余人。

不知赵老太嘴里那一万多人加五千多人,还有那八个县和八个支队,都在哪里。

那些从她自己口中说出来又经党国媒体发表的其他故事是真是假,尚不得而知,可以确知的是,关于赵侗游击队在河南河北这些个事儿,是假的,全是假的。

不过对于这老太婆满嘴的跑火车,当年的党国上下是宁愿信其有的。不仅报刊、电台等一众媒体大炒特炒,极尽拔高,正想与八路在华北敌后一争高低的国军上层,还毫不吝啬地给其子加官晋级。也就是在赵侗以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司令员兼任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的稍晚,国民党军给赵侗的一纸“光复军太行山北区总指挥”的委任状也发出了。这也就为赵侗从八路军中的叛逃埋下了伏笔。

比当年党国的宣传机器更愿意相信赵老太的嘴炮的,还得说是今天的国粉。如果说前者吹牛已经够不要脸,那么后者的不要脸就还得翻好几倍。不信你输入几个关键词看看,有关赵侗游击队在太行山的抗战传奇,早已突破赵洪文国嘴里八个县八个支队一万五千多人的牛皮。想必赵老太坟墓里有知,也会自叹弗如。

感谢国粉们的讥讽和谩骂,勾起了我对赵侗母子的兴趣。只是眼下手里有别的活,不便分心细考,先抛个砖,待手头稍闲,再和各位请教深挖。我倒要看看传说中赵侗母子的故事有多少真的、有没有真的。

另外,还回到本题,即虽然赵老太能吹也敢吹,可她并没有说过自己能够手使双枪百步穿杨。演讲那么多场,受访那么多回,从没说过,一句也没说过,不信你就找找看。因为毕竟是一个年届六旬的小脚老太,真要吹出来,万一有人递两把盒子炮要她当场试巴一下,岂不是要穿帮。老太婆不傻,知道哪些能吹哪些不能吹。在这一点上,比今天那些个下三滥的历史作家们,还是略强了一截。

责任编辑:zN_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