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过了今天,还有两天就是大年三十。
每年春节前,中国人的消费力就能给全世界上一课,全国各地山姆人山人海,购物10分钟,排队一小时起步。
(资料图片)
河南胖东来新店开业,各地的粉丝把创始人于东来团团围住,成了大型粉丝见面会。
这几天,家乐福也陷入了排队盛况,不过排队的理由却相当魔幻。
家乐福深陷倒闭传闻,人们担心购物卡中的钱花不出去,开始连续几天跑到家乐福扫货,连货架都抢空了。
“听说快倒闭了。在家乐福的会员卡已经有一年没用,就想在最后一天把余额花光。”
家乐福站出来辟谣,宣称公司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请广大消费者不信谣、不传谣,理性消费。
话虽然这么说,但去年一整年,家乐福一直没停下关店的脚步。
家乐福在亚洲规模最大的旗舰店,北京中关村家乐福也正式关门歇业。
单从辈分上看,家乐福中国堪称不少本土品牌的“教父”,被业内人士评点为零售业的“黄埔军校”,在中国学徒无数。
从背景上看,家乐福是欧洲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连锁集团。
一直躺赢的家乐福,没想到在这个春节拿到了“又惨又虐”的剧本。
家乐福犯了三大“致命错误”,也彻底把胜利送给了对手们。
01
供应链之败:
2015年之前,竟没有一家配送中心
2010年7月,西安一家家乐福率先撑不下去关店。
这是家乐福第一次关闭在中国的门店。
但当家乐福开始出现关店危机时,永辉超市才刚刚从福建扩张至北京。当时的门店毫无设计可言,大红色的招牌带着一种土气。
而大润发也一直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低线城市策略,也对家乐福构不成威胁。
家乐福开业时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相当高级的卖场购物模式。
跟见惯了门口的菜市场和小超市比起来,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大卖场超市=家乐福。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中国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周末坐班车去家乐福逛超市,在门口吃一顿肯德基。
巅峰时候,家乐福中国有门店数量达到319家,营收超过500亿元。
而家乐福之所以王者变青铜,是率先在供应链上栽了跟头。
别看家乐福在中国已经成为巨头,但既没有自己的供应系统,也没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
高高在上的家乐福,物流体系一直是由供货商将货品直接送到超市,供应商处于相对弱势。
当时,家乐福内部相当清楚这个情况,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在采访时骄傲的说:“家乐福不需要建立配送中心,所有商品均由供应商直接送至家乐福门店仓库。”
谁在暗中做了这件事?
是当时土里土气的福建超市永辉。
永辉当时在生鲜供应链端通过买断、直采等方式,在生鲜领域打的家乐福毫无喘息之力。
举个例子,永辉在生鲜采购上,省去所有中间环节,直接找渔民进货,并连夜送到超市,为此还专门组建了一支采购大军。
采购农产品时,永辉干脆把生产也包了,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先进农具,最终产品保底收购。这保证了永辉在任何季节都能及时供应新鲜、低价的蔬菜瓜果。
在这背后,永辉是下了血本的。
比如它花1.2亿建的物流中心,前期投入虽高,此后的运输成本却降到了最低。拿捏住成本,就掌握定价权,永辉的生鲜价格比菜市场还低。
业内人士告诉刀哥,“永辉在国内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供应链扁平化的高手了。”
避开竞争是最聪明的竞争。
这时候的竞争对手,都先后意识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大润发搞定了生鲜供应链产地直采,沃尔玛采用供应商送至全国配送中心模式。
但唯独家乐福,并没有及时补足供应链和物流上的短板,而是选择保持现状,以至于10年来都“躺平”度日 。
2015年之前,家乐福竟没有一家配送中心。
2015年后,家乐福才开始学习沃尔玛的模式,将24个城市商品采购点重组为6个大区采购点,把门店的采购和运营分离。
而恰恰是没有物流配送中心和库存模式,让家乐福付出了巨大代价。
供货速度慢既影响购物体验,别家的超市既便宜又新鲜,家乐福这时眼看着竞争力被层层削弱,却又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供应链体系。
生鲜配送的出现,几乎要了家乐福的命。
02
转型之败:
三次转型,把弱势暴露无遗
接二连三的关店,中国市场给家乐福上了现实一课。
曾经不思进取的家乐福也开始了自救之路,但三次转型,却把自己弱势暴露无遗。
先说最“不争气”的电商转型,几乎是转了个寂寞。
2014年,大润发上线飞牛网,心情沉痛地希望可以赶上最后一班车之时,家乐福还在不紧不慢地开始着手线上措施,一年后才慢悠悠上线“家乐福网上商城”。
因为他们认为,业绩下滑不过是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太懒了,只要能送货上门,肯定能自救成功。
但问题是,当时家乐福送货实在太慢了,北京地区最快能次日送达,用户需购买129元才享受包邮,这时候天猫和京东,已经做到了百元以下就包邮。
时间价格都已经输了。
新零售转型,又转了个“四不像”。
为了调整业态,家乐福觉得过去的大卖场太重了,得搞点年轻人喜欢的便利店。
2014年在上海推出“Easy家乐福”便利店,试图以自己大卖场的低价成本优势,抢占社区便利店生意。
然而,因为缺乏经验和铺垫,5年过去,Easy家乐福只开在了上海和无锡,门店勉强维持在40家左右。
被外界点评外“四不像”,既不像超市也不像便利店,模糊的定位使得业绩平平。
最后,家乐福选择投靠苏宁,依然自身难保。
2018年,家乐福负债为138亿元,已经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这时候,家乐福把自己的中国业务46亿卖给了苏宁,不是大卖而是贱卖;是价格腰斩再腰斩后的折上折。
很多人又对家乐福燃起了希望,它的规划也很有诱惑力: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完美的“生意”——快消一直是苏宁的短板,苏宁线下超过6000家苏宁小店可与家乐福门店联合,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解决物流问题。
但根据苏宁发布的历年财报来看,苏宁易购几乎自身难保。主营业务从2014年至今一直在亏损,连亏8年。
2021年,苏宁易购亏损了433亿,堪称年度亏损王。
到了2019年,家乐福已经一蹶不振,以2.8%市场份额排在大润发、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之后。
过去几年,人们都知道家乐福在中国的业务每况愈下。
而三次转型自救失败,人们才发现家乐福中国的衰败程度远远超过想象。
03
体验之败:
最不起眼的细节,被吊打的最惨
最关键的问题是,过去的家乐福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答案是:家乐福表面上是超市,实际上是“头号包租公”。
家乐福的赚钱方式,主要靠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通道费,入场费、堆头费、促销费,这些最早就是家乐福带进中国的。
过去,中国很多传统超市都是在用包租公的模式去做零售,其实都是家乐福的学徒。
这个盈利模式有个前提,就是超市销量必须足够牛X。
因为这时品牌是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只有交了进场费的才能入场,交不起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挤出去。
但在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家乐福失去了非去不可的理由。
重压之下,曾有供应商联名投诉:
家乐福进店费用高,采购主管“很霸道”且几天一换,一般家乐福会收取供应商营业额的13%,加上17%的增值税和进店费、促销费,这些费用几乎占到产品成本的四成。
康师傅率先抵制家乐福,其他供应商纷纷响应,很多产品撤出家乐福。
河南本土超市胖东来,后来就没这么干。
超市内大部分货品都是自采,比例能占到80%,再凭借着自己巨大的销售量和超高的周转率,牢牢拿捏了议价和定价能力。
家乐福不光失去供应商,同样也失去了消费者。
家乐福早年的“员工手册”这样写道:“我们全部的努力都围绕着满足顾客需求这一核心。”
但家乐福超市的购物体验,却一年比一年糟糕。
反而胖东来后来居上,口碑好,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个财富密码。
摆放在货架旁的放大镜;为不同人群提供的7种购物车;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公示出的消费者投诉意见,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细节上,胖东来都在暗中发力。
在这些最不起眼的细节上,家乐福被吊打的最惨。
甚至对顾客“无理由”的包容,假如买到的瓜,吃了一半觉得不甜,也可以拿来退。
懂服务,待人以诚,对客人好,客人愿意复购,胖东来几乎把整个许昌的零售生意都拿捏住了。
许昌人说,整个许昌只有周二不堵车,因为那天胖东来不营业。
结 语:
没人会在躺着挣钱的时候搞创新和改革。
20年前的家乐福,最受地方政府欢迎的外资企业之一,无论在哪个城市开店都能享受到诸多特权,最好的位置,最低的租金。
但如今,除了法国和拉丁美洲,家乐福几乎在其他地区的业务都陷入了困境。
在关店前,大妈推着购物车准备去家乐福“捡漏”,但面对着空空荡荡的货架,显得如此茫然。
与其说顾客抛弃了家乐福,不如说家乐福根本没有认真去经营中国用户,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正视中国对手。
因为服务从来不是附加题,而是生死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金错刀」阅读原文
-
全球观点:新东方在线2023财年中期营收20.80亿元 自营产品计划在海外开启销售即将更名为东方甄选的新东方在线公布了2023财年上半年财报,中期营收为20 80亿元。其中,高速增长的东方甄选自营品业务成为...
-
世界快资讯丨公募基金陆续披露四季报 资金扎堆涌入绩优基金逾30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了2022年四季报。去年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一般,基金持有人“用脚投票”,资金持续从绩...
-
世界观天下!多因素催生储蓄意愿 多家上市银行存款创新高已有9家A股上市银行在2022年业绩快报中披露了存款数据,均显示存款增速相对较快。其中,有4家银行存款增速超过15%,瑞丰银行...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月19日北向资金开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额超2022年全年;四部门两日内密集发声,透露新基建发展动向;发力三大领域,地方两会聚焦促...
-
世界速读:【环球财经】经济数据继续回落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8日显著下跌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继续走低和市场人气承压,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8日显著下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1 81%;标...
-
全球观点:新东方在线2023财年中期营收20.80亿元 自营产品计划在海外开启销售
2023-01-19 09:23:19
-
世界快资讯丨公募基金陆续披露四季报 资金扎堆涌入绩优基金
2023-01-19 08:37:24
-
世界观天下!多因素催生储蓄意愿 多家上市银行存款创新高
2023-01-19 08:45:10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月19日
2023-01-19 08:41:15
-
世界速读:【环球财经】经济数据继续回落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8日显著下跌
2023-01-19 08: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