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对2022台海危机的分析(上)
2023-04-11 09:47:46 来源: 持续低熵

2022年台海危机似乎已经基本上过去了。现在我来做一下分析。


(相关资料图)

一 观察视角的选择

不同的群体看到的事是不同的,有必要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在此次台海危机中最重要的视角是如下四种:

1 大陆决策层的视角

2 美国决策层的视角

3 其他利益相关方(掌握军政大权的)决策层的视角。

4 中国民众的视角。

当然还有其他视角,但重要性不如上面几个视角,这里就不讨论了。

上述的第四个视角看到了什么,读者基本上都很清楚了,因此我在这里就不再总结以避免文章篇幅过长。

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个视角虽然重要,但很难说清楚他们究竟看到的是什么,因为至少有一个关键问题无法从公开信息判断。这个关键问题就是:在七月底八月初以元首通话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美双方军政高层交流中,双方是否达成了某种约定以确保危机不会扩展得太厉害?我设想的约定是类似于这样的:比如说在通话之后双方各自想办法劝和阻,以避免佩洛西成功落地台北。但如果劝不住也阻不住,那么美方接受中方进行力度极大的强烈改变台海现状的军事演习。所谓“美方接受”指的是美方不干预军事演习本身也不因为军事演习而施加什么制裁。

从后来发生的情况看事情的确是这么演变的。考虑到之前频繁的互动,尤其是长时间的通话,达成这样的约定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假如没有达成这样的约定,事实自然演变成这个样子,亦是完全讲得通的。由于无法从公开信息判断出是否达成被有效实施的约定,我很难从第一和第二个视角来分析问题,连基本的定性都困难。比如说,很多人声称此次台海危机导致中方对美方的信任度大降,有人甚至觉得政治信任荡然无存。可是如果的确达成了这样的约定,那事情就复杂得多:政治信任其实是有降有升的。一方面,由于美国令出多门导致政治承诺有效性十分可疑,这的确会使中方对美方的信任下降;但另一方面,如果此次达成了为军事安全兜底的政治约定并且美方有效执行了,那至少在这类一小撮顶端人士可以有效控制的军事大事上,美国在中国眼中的政治可信度其实是明显上升了的。

好了,在第一和第二个视角都难以分析的情况下,我将侧重于从第三个视角分析问题。这个视角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 台海危机其他利益相关方决策层的视角下台海危机中发生了什么?

首先是佩洛西在上半年提出要访台,但因为所谓阳性问题取消了。 到了七月份又泄露出信息会访台,佩洛西本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中方采取了激烈的外交警告态度。美国官方表态相当软弱。拜登本人亲自讲,军方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既代表了拜登的不支持,也代表了军方的不支持。

到佩洛西公布东亚行程的时候,名单上并没有台湾,看起来是要不去了,但旋即又传出小道消息说还是要去。再联系到美国军方的各种疑似劝说举动以及对外表态的持续暧昧,联系到F35集体停飞以及只有一艘航母和很少量的船前往护航,佩洛西此行的独走意味已经非常明显。另一边,中方的外交和国防部门表态越来越激烈,没有声称要用武力手段阻止佩洛西飞机降落台湾,但说要采取激烈的反制措施。

到了八月二日当天,佩洛西本人的飞机航线明显是顾及到了中方可能的阻拦,然后成功降落台北。接下来中方如宣誓的那样进行了大力度的反制,采取了明显改变台海现状的特大规模军事演习,而且这个军事演习的组织度表明这很显然是事先早就策划好的。在公开宣布的三天军事演习完成后,又额外加试了几天。此外,导弹落入日本所谓经济区。

在整个过程中,美国的反应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极为低调,既没有干涉也没有制裁,连言语上的口气都不算激烈。相比之下,以前美国其实在远比这件事轻微的事情上采取过激烈得多的言辞。

中国制裁了佩洛西并中断了很多中美关系,美方暂无反制也没有声称之后要反制。

日本对佩洛西访台一事声称无法表态,而韩国总统则拒绝与佩洛西会面。 台湾方面,面对改变现状的特大演习没有实质反应。对于军事演习,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指责,除此之外无制裁无军事举动。

好,这就是这一方视角看到的台海危机大体脉络。很多读者看到这里可能就不满了。他们会说:“我们看到的美国人强行降落台北致使中国政府的公信力被打击和中国民众大失所望,在博弈里中国政府属于临阵退缩和眨眼的那一方,未来在国际上的威慑力大减,一拳没打开百拳冲过来的局面将形成等等等等。这些难道都不算数吗?”我的回答是:“是的,都不算数。”

上述引用观点只是第四种视角(中国民众)的一部分人所认为的,并不是第三种视角下(即本小节标题中的视角)所能体会的。毕竟相关方决策层与我国网民身处不同的信息茧房。我国的八月二日的舆情起落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内宣发力的结果, 但外面的决策层并不是内宣的受众,我国内宣对他们来说是几乎接受不到的信息。就算是那些决策层中很勤政的人,也无非就是多看了一下情报部门呈上来的文件然后看到一段讲中国的民众对佩洛西落地很不满很失望之类的话,他是不可能体会到八月二日很多网友的情绪的。 类似地,外网上与我国网友互动的网民再得意忘形也难以向决策层决定性地传递情绪,因为网民互相破防本来就是常态。

至于说我国政府威慑能力受到重挫,则更是误读了决策层所理解的信息。在这些相关利益方的决策层看来,这件事的确是危机,但危机不在于我国很多网友曾经以为的最后关头可能会把佩洛西的飞机打下来之类的问题。危机在于下面两个点。

第一个危机点是佩洛西飞机可能由于某种失误而坠落。这个失误可能是飞机失误相撞或者是美国方面在中国阻拦下操作失误或者其他类似情景, 但决策层没有几个人会严肃认真地认为中方会主动击落飞机,因为这显然是反应过度,也与中国一贯的行事方式完全不吻合。在佩洛西决定前往的情况下,让佩洛西落地是正常的操作,强行阻挠是较为冒险但能搞成也算胜利的举动,而其他更激进的方式比如击落则是极为反常的在第三方看来难以站得住脚的方式。 面对这个危机爆点,他们的第一希望当然是佩洛西不要前往(这里我暂且假定相关利益方不希望台海出大事),第二希望是如果佩洛西前往了则中国不要逼佩洛西飞机逼得太狠,不行的话就让佩洛西降落好了,后面再反制就是。而中国所做的正是他们期望应该发生的事情。如果有较为勤政的决策层想了解拦截的合理性,则军方人员会指出在此种夜航路线以及战术飞机支援下安全拦截十分困难,这将进一步证明中国应对的稳妥合理性。

佩洛西降落台湾这件事单独拿出来并不构成对中方对外信誉和威慑力的伤害,只有中方事后拿不出有力的反制措施才会转化为伤害。 如果拿各位喜欢的比方来说话,这一步只是美方突袭了中方很难防御的一掌,中方是否能“打得一拳开”要看后面打不打和怎么打,而不是看对方主动突袭是否成功。

第二个危机点:一旦中方进行激烈反制(这是现实中发生的),美国有可能不坐视台海现状遭受重大改变而采取军事手段加以阻挠,这个时候有可能擦枪走火导致重大事变。 在这个点上我们看到中方打出了拳而美方完全没有接招。因此,中方保持了自己的可信威慑和反击信誉,而美方反应则显得过度软弱了。 当然了,这个过度软弱会被外界解读为主要是由于美国高层的内部分裂造成的,可能比美国高层在团结的情况下依然被中国硬力压出去的损失要低一些, 但也多多少少造成了美国信誉和威慑力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很多主流媒体(包括亲民主党的)都对佩洛西持批评态度,认为她给了中国一个借口进行了强力反击,给美国外交造成了被动。

综合起来看,上述的两个危机爆点中,中国对第一个爆点的处理是中规中矩符合预期的,而第二个爆点处中国的反应强度明显压倒了美国。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