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全球今亮点!对农村同学来说,中专毕业包分配,从此就能跳出农门;但高考落榜却是只能回去务农
2022-10-27 19:44:19 来源: 东海野人


【资料图】

【本文来自《80年代师范学校和中专是分数最高的时候,因为读出来国家包分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文科理工男你这个陆压眼神也不算行。那个年代,大学、大专、中专都是包分配的,都转非农业户口,但待遇多少有差距(好像工龄、转职称方面)。91年(我大学毕业)开始双向选择,之后慢慢过渡到不管了。那年代农村很穷,很多农村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跳农门、农转非。小中专则是性价比最高的路径。师范类学校本、大专、小中专都有,而且每个地区基本都有个师范学校,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师范类学校都免学费,都有生活补助金,家庭不需要支付过多的费用(基本不用再花钱了),所以的确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选择小中专和师范学校。另外还有个不太明显的原因,当时的家长,也包括很多学生,并不愿意离家太远,所以也有些非农户口的学生,选择上当地的师范或技校,毕业就留在父母身边工作。一句话,当时真的有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宁可上中专和师范,也不选择上大学。钱,是很现实的问题。之前我在观网回忆往事,我的高中同学连一盒九分钱的民丰烟都买不起(相当于现在三四块钱的烟——虽然并不存在),现在的孩子是无法想像的。

赞,过来人都知道,当前确实如此。

对农村同学来说,只要考上小中专,毕业包分配,从此跳出农门,成为城镇户口,甚至还是干部身份;而上高中,需要家里额外供应三年,很大可能考不上大学,高考落榜的结果就是回到农村继续务农。

这两种选择的风险回报比差异太大了,绝大多数的农村同学都是优先报考小中专,以至于小中专的录取比例比高考还悬殊(俺的印象里,高考录取大概是10:1,小中专应该是15-20:1)。

在俺上学的年代,小中专考试和高中是同时举行的,初三学生必须在报考小中专和升高中两者选一。

而且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包括小中专的,学校会组织一次专门的摸底考试,只有这次考试名次居前(大概班级前15名)才有资格报考小中专,考试后学校还专门组织一次动员会,动员城镇户口的应届生把自己的名额让给农村的同学(俺就让了)。

每年都有很多农村的同学在初三复读,就为了报考小中专,俺就有一位农村的亲戚,为考上小中专,在初三复读了好些年。

其实小中专落榜的学生,只要有参加小中专考试的准考证,就可以直接到俺当地最好的高中报名入学!

责任编辑:zN_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