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互联网企业搞扶农助农后,提的口号可是不错,实操却……
2022-11-02 08:36:13 来源: 零度可乐

看到一位博主@家哥的小黑屋 分享的一些见闻:


【资料图】

在福建出差,看了一些农业项目,和几个地方负责农业的官员聊了挺多的。

就是这几年的扶农助农。

真的,真的一直在搞。

特别是智慧农业这块,良种、良苗、机械化、科学管理都在往下渗透,在提升生产效率环节是正经花了挺多功夫的。

但是在流通环节,就显得稍微差了那么一些,也许是当地觉得这块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然后就先抓大放小了。

结果几年下来就发现一个问题。

很多资本和互联网企业进入农村以后吧,还是老策略,捡能挣钱的生意做。

之前来的时候提的口号可是不错——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

地方配套给了不少补贴,钱不多,主要是基础设施。

然后发现一个问题,工业品借着电商是呼呼地下行(因为有了物流设施),很多农产品上行还是老一套。

实操里,很多所谓电商下沉,最多就到“二批”层级,就是那些负责一个小片区的批发商,并不直接对接农民。

结果就是确实中间渠道的产地一批、销地一批二批被绕过去了,消费者承担的价格低了一些,但农民那块儿的收购价还是没变化。

每次看一个大爷、大妈在那说有了谁谁谁,东西不愁卖了,我就心说——这咋和我调研的不一样呢?

全国这么多农民,有多少个能彻底绕开所有批发商呢?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资本对生产扰动太大了。

去年有一个奶茶行业的爆款,油柑茶。

各大奶茶厂商在全国各地疯狂的包油柑园,然后撺掇农民多种。

结果一些农民太冒进,把一些其他的果树砍掉换成了油柑。

当然要是我,可能我也这么选,毕竟抢货的时候,那个价格非常高。曾经10块钱一斤,被抢到4、50块钱一斤。

结果今年,油柑相关饮料已经不火了,存量的货被打到了几块钱,更大的问题是油柑栽下去一般2~3年以后才开始结果,后面产能还会更大。

市场却没有了。

类似这种因为爆款,农民增加产能,最后却卖不出去的现象,不是孤例。

资本市场这种几个月就变风向的玩法很正常,消费市场每年潮流不同也可以理解,但是对农业生产来说,这个波动太大了,农民承担不起。

最后说回这个事情,供销社。

关于供销社的性质和科普其他人说了很多,不重复了。

我想说农业产业是一个长周期,低回报甚至没回报的赛道,它的最终汇报,更多来自于农业农村的发达、农民收入提升,进而促进本地发展和消费。

资本或者资本扶持的企业,寻找的是短期高回报的项目(这个我比较熟悉,他们都说长期主义,其实。。。),按照前几年的玩法,天然不太适合这个领域。

如果有,那也大概率变成把不重要却最挣钱的事情干了,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他们不碰;或者说收益留给自己,但是风险甩给农村农民。

从之前的经验看,还是得国有资本参与,成不成这个还有待观察,但大的策略更符合这个市场。

责任编辑:zN_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