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社会 > 正文
比文盲更绝望的,怎么没人敢说
2023-02-22 10:34:49 来源: Sir电影

作者 | 毒Sir


【资料图】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轰轰烈烈,“内娱扫盲行动”开始了。

行动分三步走:

一,“绝望的文盲”被群嘲;

二,央视接过话茬;

三,更多“文盲”被起底……

每个明星,好像都在重新接受一遍文化课考试,内娱的文化素养从来没有被提到过这个重视程度。

但越往下看,Sir越觉得这场运动中有点不对劲——

大家竟然这么在意明星的文化。

或者说——

问题仅仅是明星没文化吗?

在这个能见度低得可怜的舆论场中,大家的箭都逐渐射偏向稻草人做的靶子。

01

起因,王一博在《无名》的发布会事后被网友吐槽。

记者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怎么理解片中扮演的角色,王一博竟然一问三不知,连敷衍都懒得敷衍,直接交了白卷——

有没有搞错,送分题啊。

但就是一些送分题,往往让小花小鲜肉们翻了车。

被问到“演员是什么”,赵露思看来是懂废话文学的:

是我自己啊是什么?

同样的问题,刘浩存支支吾吾后,直接上演了什么叫“打破第四面墙”:

这里会播出去吗?

长期以来对明星双商的担忧,终于爆发。

网友扒出王一博过往的表现来质疑他的文化水平。

比如不会写“到此一游”的“游”,不会念“浸润”。

于是“扫盲行动”愈演愈烈。

一些本不属于“文盲”的表现,也被拿来群嘲。

比如吐槽王一博成语接龙是张口胡说,连成语都不知道。

但实际上,原节目的规则只是“四字接龙”,并不强制要求成语。

所以大家也会故意说一些奇怪的词,否则还会被说没创意。

这时,“没文化”已经成了不少人急于论证的结论。

有证据要嘲,没证据断章取义也要嘲。

当然,Sir并不是要认证他多有文化。

只是说,为什么明星的文化课如此被关注?

过去我们那么在意吗?

虽说演员需要读剧本研究角色,但演员的表现力,并不和读过多少书成正比。

张柏芝,会写的汉字都有限,宣传《无极》时曾把“弓箭”写成了“功贱”。

但不妨碍周星驰当初一眼相中她,她一个回眸,就是经典电影瞬间。

舒淇,因家境贫寒中学辍学,也不妨碍她成为侯孝贤的御用女主。

侯孝贤说看中的,是她本身的生命力。

这是她天性里带的,不是读多少书悟出来的结果。

周迅,上《脱口秀大会》点评堪称灾难现场,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太顺溜。

她也承认,不怎么爱读书。

但有谁会因此说张柏芝、舒淇、周迅不配做演员吗?

“没文化”,并不是演员的把柄,大家看的是作品。

真正问题在于——

空白。

要作品,现在的流量明星有作品吗?

要灵气,不是面瘫,就是瞪眼式演技。

要个性,平时一个自己的观点都没有,微博全是团队运营的文案,线上线下都是像个没有血肉的纸片人。

当明星一片空白的时候,“没文化”可不就成了把柄。

——既然你什么都不能提供,凭什么还享受着曝光度,占据着流量呢?

现在的明星最缺的不是文化。

而是一个“让我望向你”的理由。

或者说。

当下大家对内娱的不满是,有明星,无偶像。

02

什么叫偶像?

我们有偶像剧,有偶像练习生,但不过都是工业代餐。

Sir不想说什么大文豪、科学家才是偶像。

偶像其实就是你真心相信,能给你带来力量的人。

这种力量,未必不能由流行文化创造。

但今天的流行文化一片萎靡,偶像集体失格的时候。

你或许忘了。

曾经那些人气最高的偶像,是可以被我们骄傲地说出来的。

那以前的年轻人追星又追的是什么?

八十年代,你问大陆青年的偶像是谁,他们可能会说一个名字——三毛。

八十年代中期大陆才出版三毛的作品,但三毛在内地受到的追捧,远远超过了其他华人地区。

那时候的年轻人喜欢三毛,并不是因为她有多高的文学造诣。

更多的是她的作品,她的经历中体现出的价值观,在当时社会引发的浪潮。

刚刚改革开放的内地,从封闭走向开放。

年轻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奇女子,领略过这样的生活:和自己的爱人流浪世界,不顾一切去追求想要的自由。

就像她作词的《橄榄树》里唱的。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浪远方,流浪。

在内地,三毛被称为“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如贾平凹所写:

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不过分的。

偶像是年轻人的凝结核。

是站在时代的风暴中心,摇旗呐喊的人。

崔健的歌有这样的力量。

年轻人的叛逆、愤怒与渴望,被崔健呐喊了出来。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同一时期,港台流行文化的南风吹来。

在大陆南端的另一个世界,一只摇滚乐队歌颂黑人运动领袖曼德拉的歌,带给了年轻人心灵的鼓舞。

黄家驹作为一代华语摇滚偶像,就是因为贯穿他作品与人生经历的理想主义勇气。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你要问那时候的年轻人追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而真正的明星,是能为他们提供这种价值的人。

纵观那些真正有影响过年轻人的偶像们,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成熟的价值观。

浅表点地体现是个性。

往深了说就是能指引人生方向的内在精神。

比如梅艳芳,她的一生就是香港精神的写照,被称作香港的女儿。

从贫苦的小歌女一路奋斗成为巨星,又因那份侠女仗义的责任感,慷慨为香港奉献、燃烧自己。

《胭脂扣》里,那个眼皮重到抬不起来,愁眉间凝结着半个世纪烟云的女鬼如花。

梅艳芳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才刚刚24岁。

放到今天,妥妥的95花啊,正处在甜宠剧、古偶剧的当打之年。

但梅艳芳已经把自己的年龄演成了虚数,让每一个眼神,都折射了一世的沧桑。

19岁第一次登台参加“新秀歌星大赛”夺得冠军,评委问她唱了多少年的歌,她回答:14年。

——从5岁起,就要登台卖唱养家了。

2003年非典期间。

已经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努力联络各界艺人举办慈善音乐会,最终筹得2300万元善款,用以资助遭受“非典”的家庭。

再比如刘德华。

如他自己在出道四十年时说的那段话。

当然要庆祝

但不是庆祝一个人红了40年

是庆祝一个人

认认真真地工作40年

你们看到的每一幕

只是一个普通人叫刘德华

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结果

如今刘德华六十了,依然可以毫无障碍地在演唱会上露出他严格管理的身材。

他或许没有梁朝伟的天赋,张学友的唱功,没有帅到无可替代。

但他就是努力踏实的代名词。

或许该绝望的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没有“价值”。

在现在的年轻明星身上,你很难觉得,他们是一个成熟、完整、自洽的人。

体现在小花身上,是清一色的低幼、清纯、无知。

在男明星身上,是巨婴感。

在发布会上回答问题,要主持人和导演全程兜底、找补。

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塌房了立刻躲起来,全程团队擦屁股,连当年陈冠希直面记者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你才会看到这些离谱的笑话。

某男爱豆“威胁”粉丝不要爆料自己的丑闻:你是我唯一的姐。

以及这样无法理解的热搜。

为什么当下,所谓的“愚蠢”都可以成为一个男明星被追捧的理由。

那你不禁想要问一句,他们到底懂什么?还能给我提供什么?

他们是空心的,什么火就可以往里面填。

典型的是以人设代替人格与价值观,可以跟随流行趋势随时更换。

但人设是扁平的,远没有成熟人格的厚重坚实。

当下的内娱,很多时候的塌房,塌的不过就是那面弱不禁风的人设。

03

偶像是怎么失去的呢?

或许我们可以责备明星的失格。

但真正的问题是——

那些“合格”的人为什么没能出现?

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再创造那些真正的偶像了?

回看从前。

千禧年初期,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偶像,是靠着《超级女生》等选秀节目草根逆袭的素人们。

李宇春、张靓颖们引发的万人空巷,正是呼应了那时候年轻人们共同的梦想。

从早期珍贵的《超女》海选影像资料可知,各种各样的人都敢来参加选拔,是真的“想唱就唱”。

当下的时代情绪,或许再难允许人们理解那种仿佛不知天高地厚的热情。

那时候的年轻人们是勇敢的,充满着无限希望的,相信各种各样的可能。

当然,也归功于新世纪以来,社会所提供的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在增加。

我可以靠寒窗苦读翻身,可以靠着选秀成名,或许我也可以去创业做生意,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那么此时,还有比这些一夜成名的草根更能代表时代激情的吗?

你会发现,以前的明星们都是很有个性的。

从早年港台。

王菲:“最大的烦恼就是太红了”;

张曼玉:参加选美比赛“绝对是贪慕虚荣”;

舒淇:无聊时候“就会想找个男人来玩一玩感情”……

再到初代《超女》所呈现的五花八门的画风。

当年《时代周刊》文章如此评价李宇春:

实际上,李宇春现象早已超越了她的歌声。李宇春所拥有的,是态度、创意和颠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中性风格。

一个拥有更多可能性的环境,才能包容得下不同个性。

否则就会像修建花枝一样,剪掉不和谐的那个。

但今天的明星们呢?

就拿95花来说,她们只需要成为网络上普通女孩晒出来的模样。

这样的“真实”,代表着离普通人很近。

但矛盾之处在于。

这种被塑造的“近”与早年李宇春们身上天然带有的草根气息本质不同。

因为大家都知道,路不再畅通了。

一边,是明星们必须时常保持亲近网友的互动,以打造“我和你一样”的错觉。

一边,又是客观上无法忽视的天差地别。

大家如今热衷于评选“内娱普女普男”,潜台词便是,同样是普人,那你们凭什么做明星,做主角呢?

而在文盲事件里,这种不平衡感更是进阶的。

所以,如今大家为什么前所未有地在意年轻明星有没有文化,什么学历?

因为真实世界里强烈的失落感。

十几年苦读做题,毕业了还要挤破头考试上岸,当下的年轻人在“文化”和“学历”这件事上卷出血泪。

我们为什么会需要偶像?

说起来,最需要偶像的一个群体,是年轻人。

一个人成熟了,牢牢嵌入了社会,他就不再那么狂热地追逐偶像。

而偶像的本质,不是外貌如何,唱跳是否优秀,多么有才华。

ta更是一个未来的投影。

你对社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就会有什么样的投影。

年轻人崇拜偶像,其实就是朝那个向往的未来走去,来改变上一辈给他们留下的现实。

邓丽君,是七十年代结束,大家希望走出创伤,回归人性美好和温暖。

崔健,是“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发出自己的呐喊。

哪怕到了千禧年,我们听着周杰伦、蔡依林、S.H.E,也是相信着流行歌曲里咏叹的爱情,新潮的生活方式,正在向我们招手……

消失的偶像。

其实是偶像背后,那条向前延伸的路,越来越让人看不清了。

当考研、考公、考教资成为蜂拥而去的方向,那么在这一片乌泱泱的黑色后脑勺中,似乎也就不再需要一个偶像。

最招人喜欢的形象,或许也从舞台上标新立异的闪亮装扮,变成了低调有内涵的“厅局风男友”。

而那些继续占据着曝光焦点,被称作偶像的流量明星们,也真正失去了号召力,变得虚假可笑。

偶像缺失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Sir想起了《牯岭街》里的小四。

杨德昌用四个小时的时长,一步步夺走了这个少年所有可以依赖的偶像——

父亲是外强中干的,老师是不讲是非的,喇叭里的宣传是道貌岸然的,大哥哈尼也命运无常地零落……

而最终,压倒这个少年的最后一个稻草。

是心爱的那女孩的一句话。

她说了什么?

“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责任编辑:zN_2255